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山東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活動實施方案》已經省局局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4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山東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
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活動實施方案
為全面落實《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行為,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省局決定開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農批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緊緊圍繞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核心目標,狠抓食用農產品流通主渠道監管,督促農批市場兩類主體規范落實食品安全法定責任,引導農批市場提升五個方面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動全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一)雙落實:
1.全面落實市場開辦者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2.全面落實入場銷售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二)五提升:
1.檔案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市場開辦者以信息系統為支持,建立入場銷售者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檔案信息全面、準確、完整并能及時更新。
2.安全追溯能力顯著提升。市場開辦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和記錄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信息。
3.進貨查驗效果顯著提升。市場開辦者對場內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建立集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統一查驗入場食用農產品的可溯源憑證和合格證明文件,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4.檢驗工作質量顯著提升。市場開辦者加大對入場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頻次,能夠實現月度覆蓋所有入場銷售者及場內銷售的主要食用農產品品種,抽檢問題發現率同比顯著上升。
5.問題處置力度顯著提升。對抽檢發現的問題食用農產品,市場開辦者能夠要求入場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監督銷毀,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三、時間安排
自2020年啟動實施,全省農批市場全部開展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活動,利用2年時間,通過持續活動、梯次推進,到2021年底,全省農批市場基本達到“雙落實、五提升”標準要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完成數量不少于全部農批市場總量的50%。
四、實施步驟
(一)工作部署。2020年4月底前,省局印發《山東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活動方案》和《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標準》(以下分別簡稱《規范提升方案》和《規范提升標準》),啟動規范提升活動。
(二)建立臺帳。各市局會同轄區內各縣局,結合當地實際確定規范提升任務安排,填寫《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提升計劃表》(附件2)并于5月10日前上報省局。各縣局根據年度規范提升任務,組織對轄區內農批市場進行摸底建檔,明確責任人、倒排工期,督導農批市場開展規范提升。
(三)組織實施。每年7月底前,各縣局按照《規范提升方案》和《規范提升標準》,對本地區參與活動的農批市場進行中期評估,針對評估發現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改意見,并督促市場開辦者和入場銷售者落實整改。每年9月15日前,各市局組織對參與規范提升的農批市場開展一次全面檢查,針對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整改。
(四)評估打分。10月底前,省局根據各市年度規范提升名單,按照《規范提升標準》,組織人員或委托第三方對當年評估對象的規范情況和提升情況分別進行評估打分,規范得分90分(含)以上的農批市場達到規范標準。2021年以后,省局將按照20%比例抽取各市參加過評估的農批市場,并納入當年評估對象。
(五)結果應用。將規范提升活動納入對各市食品安全考核工作,規范得分和提升得分按照考核評分細則分別換算后計入各市當年考核得分,其中提升得分作為考核加分項;年度超量完成或者整體提前完成的,在當年度考核中適當加分。將規范提升活動與食品安全市、縣創建相結合,農批市場規范得分直接作為食品安全市、縣創建省級評價相應業態的得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局要明確牽頭領導和具體負責人,制定周密實施方案,明確推進時間步驟和工作要求,以此活動為契機,摸清底數、補齊短板,精準發力、重點突破,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二)加強宣傳引導。各市局要加強對農批市場開辦者、入場銷售者的宣傳教育,講清法定職責和監管要求,使各類食用農產品經營主體明確責任要求,增強參與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監管執法。各市局要將規范提升活動與監管執法緊密結合,嚴厲查處市場開辦者和入場銷售者不落實管理責任和主體責任的違法行為,用嚴格執法促規范落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