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農法字〔2025〕4號
各市農業農村局、沿海市漁業主管局,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各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建設水平,省廳制定了《山東省農業農村法治建設提升年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經驗做法和問題建議及時報送。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3月28日
內容右側:
山東省農業農村法治建設提升年行動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提升農業農村法治建設水平,確定2025年在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開展農業農村法治建設提升年行動(以下簡稱提升年行動)。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工作要求,持續完善農業農村法治體系,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再加力、在農業強國建設中“走在前、挑大梁”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制度建設更加完善。推動農業農村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地方立法取得新進展,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更加規范,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更加完備的制度支撐。
(二)執法質量明顯提升。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執法行為更加規范,執法監督更加有效,執法質量進一步提升。
(三)法治意識顯著增強。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職工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更加濃厚。
二、重點任務
提升年行動分為四個具體專項行動。
(一)立法強基行動
1.落實立法計劃。認真落實省、市人大常委會和政府立法工作計劃,緊扣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科學合理安排2025年立法項目,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2.推動重點立法。聚焦農業產業發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推進相關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立法修法進程。年內,省廳完成《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管理條例(草案)》的起草工作,各市要推進具有地方特色的立法工作。
3.完善配套文件。加強規范性文件制修訂和清理工作,及時修改或廢止與法律法規相抵觸、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規范性文件,確保農業農村領域政策法規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4.加強立法調研。圍繞農業農村重要立法和涉法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跟蹤國外、省外涉農立法動向。通過實地調研、座談論證等方式廣泛聽取專家、企業和公眾意見,提升立法質量。
5.強化立法協調。加強與本級人大農業農村委、常委會法工委和司法行政部門等匯報溝通,強化系統內橫向、縱向協同配合,形成立法合力。做好外部門、單位涉農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協調,確保符合“三農”工作實際。
6.開展執法檢查。省廳配合省人大常委會,開展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工作,檢查各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的貫徹實施情況。
7.編制法規匯編。根據涉農法律的立改廢情況,省廳組織編印農業農村法律法規匯編,為全系統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職提供參閱資料。
(二)執法提質行動
1.健全執法制度。修訂完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實施種子、農藥等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指導各市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因地制宜完善裁量基準,提高精準度和可操作性。指導各地落實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標識應用規范。
2.提升執法能力。落實執法人員資格管理、持證上崗制度,推動符合申領行政執法證條件的人員參加行政執法證件考試,應考盡考。加強執法人員培訓,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聯合有關部門舉辦第三屆全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技能競賽。
3.加大執法力度。組織2025年“綠劍護糧安”執法行動,指導各地加強監管執法協作,緊盯重要領域、關鍵農時,嚴厲打擊各類涉農違法行為。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優化農業營商環境。研究完善重大案件督辦機制。
4.強化指導宣傳。突出以案釋法、以案示警,發布農業行政執法典型案例,繼續做好案卷評議,加強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指導各地規范執法行為,增強執法人員“對農民要有感情,執法要有溫度”意識。加強主流宣傳和正面發聲,講好農業執法故事,增強全社會對農業執法的了解與支持。
(三)監督增效行動
1.加強法治審核。嚴格開展合法性審核、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做好與相關評估、審查的銜接,把牢法律關口,確保政策文件合法合規。
2.加強執法監督。健全行政檢查制度,規范農業農村領域涉企行政檢查。做好復議案件答辯工作,認真履行復議決定,及時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根據部行政復議工作規定修訂情況,及時修訂省廳復議規則,進一步提升復議工作質效。
3.加強源頭預防。針對監督工作中發現的法律問題、法治薄弱點,及時印發意見書和提示函,從源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省廳構建“法規處+公職律師+法學專業人才”的廳機關內部法律顧問團,提升法律服務能力。
4.落實法治部署。貫徹落實各級黨委關于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的決策部署,推動將重大部署納入部相關規劃計劃,抓好任務分解落實。
(四)普法升級行動
1.創新農村普法。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加大新法和重點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提升普法實效。舉辦“憲法進農村”等活動,組織各地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憲法宣傳周和重要農時季節送法下鄉。推進農業農村普法陣地建設,在官方網站建設普法宣傳專欄,在村居建設農村法治教育基地、村居法治宣傳角等。抓住重點群體,把法律知識培訓作為農村干部、高素質農民培訓的必修課。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采取以案釋法、動漫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農業農村法律法規知識,幫助農民群眾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依法維權能力。
2.強化系統普法。制定普法責任清單和普法工作計劃,明確職責任務,結合業務工作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推進普法宣傳常態化。落實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開展法治講座、法律知識測試、憲法宣誓、旁聽庭審等活動,提高干部職工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能力。省廳舉辦“農業農村法治大講堂”,每月至少舉辦一次法治講座,形成長效機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要高度重視提升年行動,將其作為提升農業農村系統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的重要抓手,作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再加力的法治保障措施,作為落實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內容。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錨定工作目標,為政以干、事爭一流,確保提升年行動順利開展。
(二)強化工作保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要加大對農業農村法治建設的投入,保障立法、執法、普法、法律服務等工作經費。加強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裝備建設,改善執法條件,加強執法人員職業保障,提升執法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執法質量。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培養既懂“三農”業務又懂法治工作的人才,選優配強法律顧問隊伍,充實法治工作力量。
(三)注重工作實效。圍繞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的重點問題,組織開展提升年活動,堅持立法為民、執法護民、普法惠民,出實招、見實效,實實在在辦好法治惠民實事。要把提升年行動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做好農業農村領域涉企行政執法專項整治工作。要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期待,及時處理投訴舉報線索,高效辦理案件,嚴厲打擊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及時調處化解涉農矛盾糾紛,突出實效加強農村普法教育,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加強宣傳報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提升年行動取得的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向黨委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信息報送工作,擴大提升年行動的影響力。省廳對各地開展提升年行動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宣傳,并積極向上級部門、媒體推薦。
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要緊緊圍繞“三農”中心工作,貫通政策、法規、實踐,找準法治工作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改革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抓實抓細提升年行動各項任務,為政以干、銳意進取,努力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實法治保障。